職人故事

花蓮縣 光復鄉
日豐磚仔窯 謝芬卿

日豐窯業

是什麼樣的堅持,讓清秀文靜的女孩,選擇回鄉接手家中傳統產業,翻轉阿公的磚窯廠?

第三代的謝芬卿小姐侃侃而談,她說,當初在宜蘭做了二十年燒窯師傅的阿公,發現花蓮的富田社區,有幾間製磚工廠,他向親朋好友集資,舉家搬遷至花東,開始創業,建立屬於自己的磚窯廠「日豐磚仔窯」。也因為從小看到家人為這個產業的付出,箇中辛酸與榮耀,她點滴在心,才讓她更想把胼手胝足的過程與滿足,轉化成大家都能參與的體驗。

日豐磚仔窯製作紅磚的原料,以海岸山脈附近的泥土為主,它緻密且富有黏性,這種土的特徵是腳一踏入,就不容易拔出,這樣做出來的磚,摔到地上較不容易破,加上他們曾經也試過中央山脈附近的土,成品的品質與水準不如預期,所以最後都是堅持以黏性土為材料。

紅磚對於大眾來說,並不陌生,可是實際懂得它如何製作,甚至能成為能遮風避雨的堅固房屋材料之一,相信大家對此都會感到好奇!謝芬卿小姐分享,日豐磚仔窯的師傅會先物色好雜質不多的土,並透過正常的執照申請與購買流程,將那區域的山買下,以挖梯田的方式取土預防土石流,每個月都有水保技師檢查挖土狀況,再搭配種樹維護。而挖出來的好土,通常會曬三年,讓土質更Q更黏,才能進行真正的加工。

曬好的土,第一道程序會先以肉眼將樹枝、石頭等雜質剔除掉,再進行碾碎、粗碎、細碎,之後加水經過煉土機,把石粒注入長方形的模型,抽真空,讓它變得更紮實形成土條,接著切成塊狀的土坯後,蔭乾兩天、烘乾兩天、以一千度高溫再燒兩天,共約一個禮拜的時間,才能製成紅磚,最後就是挑出打地基用的NG磚、有些小缺角的一般磚、顏色漂亮邊線筆直的清水磚,來販售給建材行廠商,也造就只製磚不做瓦的特色。

經營至今,謝芬卿小姐也坦言,紅磚產業最終一定會慢慢被取代,甚至再也不燒磚,但她希望可以將製磚的文化、故事,透過轉型觀光工廠,來帶領遊客體驗、認識這個傳統技藝,同時,她也跟光復數位機會中心(以下簡稱光復DOC)合作,善用數位的能量,透過不同影片的主題拍攝、粉絲專頁的經營互動,不只為自家產業留下典藏,也以它為橋梁,讓磚窯廠能與年輕人對話,將紅磚的魅力推廣出去。未來,她也希望能以QR code的方式,讓遊客可以用手機掃描進行線上導覽,讓每個人都能邊聽、邊閱讀,吸收更多的知識,也創造美好回憶。

創立於1972年的日豐磚仔窯,歷經興盛與變遷,不變的是維持高品質的紅磚,為建材的第一線把關,到了後期,將能量擴散至建立觀光工廠,藉由專業導覽,豐富的手作體驗,將這營運近半世紀的產業文化,重新包裝,推廣給更多人認識,雖然最近日豐磚仔窯因部分因素暫停營業,但它所留下的典藏與故事,會繼續流傳下去。

相關商品

花蓮縣 光復鄉 日豐磚仔窯 謝芬卿

無相關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