崁頂紅石部落小旅行


海端鄉早在18、19世紀間,就有住在東埔的布農族人,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(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)尋求新獵場,其中部分族人再南向下越過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,清代文獻已有新武洛、里瓏山、丹那、大里渡等社名。

日據時代,西元1922年日本人即設為臺東廳關山郡蕃地─海多多灣(音譯),由海道端警察駐在所管轄,隸屬臺東廳里瓏支廳(昭和17年,西元1942年改為關山郡,即今臺東縣關山鎮)。臺灣光復之初,仍隸屬臺東縣關山郡,歸里瓏鎮治理,旋即於民國35年4月1日自關山析出,改設「海端鄉」迄今。
海端,指今鄉公所所在地海端村,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(現名haiduan),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、一方為開口之地形,其地正當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,進入花東縱谷之處,宛若兩山間之缺口。
本鄉為臺東縣所轄五個原住民鄉之一,鄉內約95%為原住民,以布農族為主,次有少數排灣族、卑南族、泰雅族及阿美族等;另約5%為非原住民,包括外省人、客家人及閩南人。

海端鄉的崁頂村,其「崁頂」原來是指崁頂溪沖積扇上的布農族部落,日治時期為「里瓏山」,布農族族名Kanating,早期是屬於布農族的獵場範圍。而此地改稱「崁頂」是光復後的事,因部落地勢相較於下方之漢人聚落為高,因而稱之。

崁頂村,是由崁頂(中崙)及紅石兩大部落組織而成。主要的族群以布農族為主要的原住民社區,整體來說,其地理位址位處中央山脈山腳下,鄰近關山鎮市區,交通、生活相當便利。


國內旅行首選之一的後山行,究竟到過臺東幾回了呢?
真的都玩遍了嗎? 猜想一定還沒有吧!
歡迎來到布農族部落,多重饗宴一次滿足,有餘音繚繞的聽覺衝擊,又能沉浸在芬多精的森林浴裡,可訓練手臂肌肉的搗小米體驗,及編織夢想的竹藝手作,還有備受期待的古早味大碗公餐點!

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→午餐&小憩-米國學校→部落的分分合合→搗小米體驗→竹藝體驗→紅石步道→紅石林道→回程

【導覽人員】
宋俊一
宋老師是活潑又健談的阿美族人,在臺東海端定居多年,與在地布農族人相處融洽,部落有活動或事務討論,常常都能看見他積極參與。有六年導覽經驗的他,熟知崁頂部落人事物,加上他也常出席遊程的規劃,一些流程安排、人員接待,宋老師已是經驗老到。這回,他成為崁頂和紅石部落合作的橋梁之一,將自身經驗分享,和黃貴德村長共同討論,跨部落的小旅行,精選兩部落獨有特色,不論是風味餐或是手作體驗,互相搭配,深化遊程內涵,為旅客創造難忘回憶。

黃貴德
紅石部落的村長,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嚴肅,但實際上,他是古道熱腸又大方的人。生活在部落多年,加上任職村長,黃大哥可謂是部落的萬事通,也深受居民的信任。面對紅石部落的未來發展,他積極與導覽人員、店家溝通,希望規劃出在地獨一無二的特色旅遊,他也身先士卒,建立了阿ping原工坊,提供搗小米體驗,也傳承這項飲食文化。如果旅途中遇上村長導覽,可以多跟他聊聊,會聽到很多布農族有趣的故事。


【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】
部落社會、歷史、文化的縮影。

布農族文物館位於海端鄉山平部落內,南橫公路東段入口處,靠近海端鄉的行政中心區域,其完工時間為2002年,海端鄉成為最早一波擁有地方館的原住民地區。
文物館除了具備基本的典藏保存、研究詮釋、展示規劃、教育推廣,及休閒娛樂外,更兼顧文化休閒或藝文展演的需求,進而結合觀光來振興地方產業、活化社群,發展地方族群獨特風格與文化認同的對外形象。就海端鄉而言,文物館的成立確實為地方文化的發展帶來多元性,也充分吸納部落民眾的參與,足以持續經營的一大文化據點。

 

館內介紹:
整棟建築樓高三層,外觀雄偉頗富原住民文化色彩之建築。走進建築的內部,裡面的設備相當多元,一樓為海端鄉南橫東段遊客服務中心,提供旅遊諮詢;二樓為特展區,每年固定辦理特展。三樓為海端鄉布農故事館及視聽教室,展示各種布農族工藝製品及傳統生活用品,如木雕、織布、陶器、木頭蒸桶、藤編飯盒等種類豐富,樓梯間,掛有傳統布農族生活的舊照片。免費入館參觀,也可預約導覽人員為遊客做專業的解說;三樓有視聽室做為各項研習會議場地。館外有表演廣場,提供布農族慶典文化活動重要場所,不定期也推出展覽物品。
文物館的旁邊有座充滿布農族風格的天橋,可通往布農傳統文化體驗區,園區內有布農族傳統屋五間,包括利稻社、久良社、中心崙社、梅蘭社、卡內灣社等設施,提供遊客參觀休憩之場所。

一、開館時間:每週三至週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
(休館時間依海端鄉公所網站公告為主)
二、聯絡方式:
館址: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2鄰山平56號
電話:089-931638、931625;傳真:089-931636
臉書:搜尋「海端鄉布農文物館」
三、注意事項:
1.開館日如逢颱風等天然災害,比照政府機構停止上班之公告休館;原訂之所有活動亦暫停辦理。
2.禁止於館內吸煙、飲食、嚼食口香糖或檳榔。
3.請勿攜帶寵物(導盲犬除外)或危險物品入館。
4.進入館內應保持安靜,展示品切勿動手觸摸,若因觸摸造成展示品損壞者,依照展示品價值陪賞。
5.民眾進入園區或是館內活動,請注意自身安全。

【關山米國學校】
重新找回吃米的原味與感動。

關山米國學校位於臺九線旁,它是由舊碾米廠改建而來,建築外牆上,彩繪了米寶寶的圖樣,只要遊客行駛在路上,眼球一定會被它吸引,許多人就因此心生好奇,走入米國學校,意外展開難忘的米探險旅程。

為了讓米文化能傳承下去,也讓大家瞭解稻米需要經過多少工序,才會有餐桌上,香噴噴的白米飯,關山鎮農會休閒旅遊中心,將舊碾米廠改建成米國學校。校區內設有水稻文物館、米食DIY教室、米雕教室、農產品展售中心,帶領遊客參觀製米器具與各式不同種類稻米。農村生活中,帶「便當」很常見,米國學校取用在地食材,重現古早味,一塊軟嫩肉質的排骨或雞腿,搭配當令時蔬,以及碗中的靈魂主角”關山米”,粒粒分明、Q彈飽滿,令人好驚喜!最後來碗熱騰騰的蔬菜湯,鮮甜又暖胃的滋味,讓到訪的人都大飽口福。

朋友們,看過來,若想在米國學校獲得『看米、聽米、吃米、玩米、買米』的獨特體驗,了解從稻殼、粗糠、糙米……到白米碾製的過程,請記得要事先預約,才能充分享受有趣的DIY。還有,到學校不僅僅是知識充電,旁邊的關山花海也不容錯過,不同季節,它會有不同的群花盛開,大家可走進步道,拍照留影,為旅程增添一抹鮮豔。

一、店家地址:臺東縣關山鎮昌林路24-1號
二、聯繫電話:089-814903
三、營業時間:08:00~17:30
※導覽、體驗、田媽媽大碗公(僅供午餐),請事先預約。
※服務設施:停車場、展示館、公廁、解說簡報、販賣部、公共電話。

四、注意事項:
1、若要體驗米食DIY、碾製米體驗、米倉住宿體驗、老鼠愛大米等活動請先提前預約。
2、戶外自行車體驗請注意防蚊與防曬。

五、大眾運輸搭乘資訊:
1、搭乘火車-搭乘臺鐵至關山車站,沿站前民權路行至臺9線右轉,直行約1.8公里可到達,位於道路左側;亦可轉搭乘鼎東客運山線公車前往。
2、搭乘公車-搭乘鼎東客運山線8161、8163、8165、8166、8175、8178次公車於螢橋站下車,關山米國學校位於路邊。

【阿ping原工坊—搗小米體驗】

 

阿ping原工坊的老闆黃貴德,是村長,也是熟知在地的導覽人員。對於部落將善用文化優勢和凝聚店家共識,轉型發展觀光旅遊的趨勢,對布農文化有深厚情感的村長,也與家人共同建立了工坊,以小米為主軸,透過完整的解說和體驗規劃,讓遊客們認識布農的小米故事,也讓這飲食文化再傳承下去。

小米是早期布農族最重要的主食,而且一年只有播種一次,二月下田播種後,大約六、七月就能收成。收穫的小米經過曬乾後 ,還需透過脫粒、脫穀、搗米、篩米糠等步驟,最後才能下鍋烹煮。老闆回憶起小時候,遇上小米豐收期,凌晨三點就得起床搗小米,搗完下鍋烹煮後的料理就是早餐,飽足過後再繼續搗午餐及晚餐,那陣子,家家戶戶都飄散著小米的香氣。

為了讓遊客更了解布農族,阿ping原工坊還提供布農服飾,讓參與小米體驗的人更換。掛在牆上的每件傳統服裝,都是社區媽媽親手縫製、繡上的圖樣和吊飾,而且遵循著傳統文化,顏色多以黑和藍為主。老闆說,早期族人生活,不論是採集、打獵,都是一套服飾,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或點綴,也沒有分階級,不過為了符合現代的審美觀,媽媽們也會適時的改造樣式,讓傳統與創新,完美融合。

 

而我們在老闆的引導下,各自選擇喜歡的服裝,著裝完畢後,內心和手腳,似乎受到不知名的呼喚,莫名其妙的high起來,跳起不倫不類的舞蹈,所幸在老闆和老闆娘用點、踏、踢等口訣引導下,才整齊跳出簡單的舞蹈。事後才知道,原來我們跳的方式,是偏向阿美族的風格,其實布農族是沒有顯著的舞蹈文化,而唱歌,才是他們的特色之一,高聲歌唱的過程中,他們會雙手置於背後,輕微搖擺身體,更能掌握節奏感。

歡樂過後,重頭戲來了,首先,我們要用腳將小米脫粒!老闆說,早期小米收穫量大,如果用手搓,效率不高,而且手可能會摩擦受傷,若是用腳搭配全身力量,就會輕鬆很多,而且後續會用工具脫殼和清洗,所以衛生部份,都有所把關。看專業的示範很簡單,但我們就像肢體障礙,不是脫粒小米,而是在踩踏小米,在眾人邊笑邊指導下,我們才逐漸掌握訣竅,完成這一步驟。

脫粒後的小米,接下來進行脫殼,這需要兩人合作用木杵搗臼裡的小米,好險我們彼此默契還夠,沒有發生木杵打到對方的悲劇,只是我們這些白斬雞,以相較慢速的動作,一下一下的輪流搗,只是沒多久就互相換棒,最終還是讓老闆和老闆娘通力合作,配合布農歌謠,完成小米的脫殼。

再來用米篩,將小米和殼分離,經由甩動的動作,讓殼隨著力道和自然風,飛離篩子,這根本就是檢視我們是不是手殘人士的考驗,每個登場的夥伴都戰戰兢兢,值得慶幸的是,大家都成功完成這道工序,即使有人只是小小粒的翻動,還是多少有讓些許殼脫離,最後還是老闆娘挺身而出,解救我們手中的小米,她那行雲流水、一氣呵成的節奏,真是讓我們甘拜下風,也見識到布農族婦女,力與美兼具的本領。

<小米體驗> 
步驟1.脫粒:以前布農族都是用腳去搓揉小米,這是利用自身的重量,以及外力讓小米彼此摩擦脫離枝梗。來阿ping原工坊,一定要脫下鞋襪,好好用雙腳,感受把小米脫粒的樂趣。
步驟2.脫殼:將脫粒好的小米粒,倒入臼中,兩人手握木杵,雙腳分前後踩弓箭步,前面的腳尖抵住臼,避免它因為外力移動。準備就緒後,雙手握準木杵,直直往中央搥搗,過程中,可搭配布農的傳統歌謠,配合節奏韻律,會更有力氣和樂趣。
注意1:兩人合力搗小米,一定要留意活動空間,免得敲打到對方的頭。
注意2:搗小米過程,禁止放屁,這是布農族的禁忌。
步驟3.篩米糠:脫殼後的小米,收集起來放置米篩中,雙手抓住圓篩一半後一些的位置,利用手腕的力量一同施力,製造出翻炒的動作,讓剛被搥出來的米糠藉由慣性作用,輕鬆飛出米篩,留下顆顆飽滿的小米。
步驟4.煮小米:這就要看阿ping原工坊會給大家什麼驚喜,有可能是小米飯、有可能是小米粥,配上新鮮時蔬,絕對是平凡卻超美味的料理。

【長興45農園—竹藝DIY】

微風徐徐,清脆的喀喀聲響起,臺東縣關山鄉的長興45農園,掛在門簷邊的竹風鈴,隨風演奏著輕快樂曲,而店內老闆娘蘇桂仙,經過挑竹、打磨、削竹,正聚精會神地用巧手,從無到有,組裝出富有童玩趣味又精巧的竹製品。

早期,以外銷竹子、竹片為主要業務的「長興竹行」,是蘇桂仙老闆娘的父母,於民國六十幾年時所建立,它曾經可是玉里到臺東段,具一定規模的竹行,而它出品的桂竹加工品,更引得日本商社遠道前來購買。

因大環境的變遷,工業化社會來臨,機械與塑料,逐漸取代傳統產業,長興竹行面臨著退出舞臺的窘境,與無人傳承的考驗。所以,老闆娘努力將竹行轉型為觀光農業,並將名稱更改為「長興45農園」,將竹片加工的老本行轉型為竹製品設計。

  

老闆娘希望給每個到訪的遊客,能有不同的感受和旅遊回憶,透過導覽解說,帶領大家認識各種農作物,也走訪竹林,了解竹業的興盛衰敗,再經由手作,製作竹蜻蜓、小葫蘆,或是結合原住民飲食文化的阿拜體驗,為這趟遊程創造獨特紀念品。

為了讓農園被更多人看見,桂仙姐和在地許多店家合作,不論是活動還是輕旅行,她都用最佳的服務和熱情參與,至始至終,桂仙姐都保持著一個理念,「希望遊客們來到關山,不只能到環鎮步道散心,還能到長興45農園,聽聽竹的故事,嚐嚐在地美味的農產。」

<竹蜻蜓DIY>
別誤會,它絕對不是哆啦A夢的道具竹蜻蜓。
長興45農園提供的手作,是真的用竹子組裝和黏貼完成。桂仙姐會事先準備好材料,較難的削竹也會先完工,遊客只要剪下6個120度的枝枒作為腳,剪裁4個薄竹片作為翅膀,最後運用白膠,黏合身體各個部位,完成獨一無二的竹蜻蜓。如果害怕手殘,製造出長短腳的蜻蜓,或是薄翅長短不對稱,可以向桂仙姐發出SOS訊號,讓專業的適時指導,保證擁有可愛的竹蜻蜓紀念品。

簡易製作步驟
步驟1. 先用白膠將蜻蜓的頭和身體黏合,注意,尾巴與眼睛都朝上。組合過程,未必百分百能完美接合,可運用旋轉,讓兩者一致。
步驟2. 確認黏好的蜻蜓主體,請交給桂仙姐,讓她用機器鑽洞,後續才能黏上腳和翅膀。
步驟3. 憑自己喜好,剪下6個120度的枝枒,作為蜻蜓的腳,此時可稍注意每個長短是否相似。
步驟4. 用已經削好的薄竹片,剪下2對翅膀(4薄木片),並於其中一角,修剪成可黏貼的角度。
步驟5. 將腳和翅膀,逐一黏上身體,注意腳朝外不是向內,翅膀可自行斟酌角度和前後順序。
步驟6. 組合木玫瑰和竹牌,完成一個可放置名片的竹製小物。

【崁頂村紅石部落】

 

紅石與紅石溪之名皆來自原布農族之「紅石頭社」,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的大石頭矗立山頭,布農族語稱batu daing,其址應該在今紅石部落西南紅石溪支流沖積扇扇頂附近。

日治時期,由於紅石部落附近山區有整片茂盛的樟樹林,故日本人取名此地為Kusunuki(樟樹部落),並沿用此地名至今。臺灣光復後,政府重新劃分行政區域,中文命名此部落為「紅石」。今日的紅石部落大約在民國四○年代形成。

紅石部落隸屬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,位於海端鄉東方,東以關山鎮豐泉里為界,西為紅石林道,西南為崁頂部落,北接山平部落。

崁頂村紅石部落,依據海拔高度區分為二,位在高海拔的是中福部落,位在低海拔的是紅石部落。在村長與導覽人員的詳細解說下,才知目前小旅行遊程,都在紅石部落進行。村長說,簡單的辨識方法,就是以矗立於,紅石林道和步道交接處的高壓電線桿,做部落的劃分。

由於中福部落對外互動的步行道路,山坡陡峭,路面多半為碎石,常讓旅客止步不前,而紅石部落位處低海拔,因而在此生活的族群不少,所以在探索部落的同時,偶爾能發現客家或閩南的文化。這樣多元民族混居的現象,大家卻能和諧的共同生活,也算是紅石的一大特點。

現任村長黃貴德先生,對於紅石部落的發展,不遺餘力的結合各項資源,與在地店家、人員合作,也協助大家建立工坊,目前較為成熟的除了阿ping原工坊,還有一個製作服飾的手作坊,雖然布農的服裝較無明顯的階級差異,或圖騰樣式,但未來經整理規劃,可讓大家認識紅石部落的媽媽,是如何發揮巧思,製成服裝,也延續布農的文化和故事。

【林道】
林道是森林的脈絡,早期是作為造林、保林、育林、伐木等通行之用,也是災害復建與森林防災車輛人員通行之路。現今慢慢發展,成為沿線居民及山區農林產品、經濟礦產等民生物資賴以便捷運送的主要交通要道。由於林業的經營型態已由過去森林資源經營,轉換以生態系的方式經營管理,發展出森林生態旅遊、森林育樂、旅遊觀光事業等發展。

【紅石步道】

紅石步道位於關山鎮與海端鄉交界的紅石部落,與紅石林道相連,舊稱為888相思林步道。步道起點位於關山環鎮自行車道與入口道路交叉口處,此階段從起點到約1.3公里處,沿路種滿相思樹,步道坡度和緩,十分適合悠閒漫步,中途設有涼亭,可留步歇息,喝口茶,享受被大自然環抱的森林浴。

越往高海拔方向走,途中可遇到視野遼闊處,由高處俯瞰而下,能遠眺池上、欣賞關山縱谷、綠野平疇及海岸山脈。由於步道歸屬林務局,在專人管理與部落維護下,紅石步道既乾淨又整潔,而且它的陡度並不高,兩旁又有豐富的林相和生態,如果遇上七里香開花,那沁人心脾的香氣,絕對讓人放鬆,流連徜徉在步道裡,這平易近人的步道,不僅適合山友來走走,更適合親子共遊,來場與自然的親密對話。

步道的入口,有點不起眼,它在產業道路旁的岔路口,小小的斜坡就是深入紅石步道甚至林道的入口之一。我們這次來訪,正好碰上接連不斷的雨季,貼心的導覽人員已提早清除了雜草,巡查周遭環境,為的就是要讓每個來訪的旅客,都能安心又安全的體驗這漫遊。

剛踏入步道,就能看見滿滿的相思樹林,蓊鬱筆直的歡迎我們,難怪紅石步道會有相思林步道的美稱。雖然雨後的泥土地稍微濕滑、黏膩,必須放慢步伐,殊不知,這剛好正中我們的下懷,比起在外面被將下雨的悶熱氣候籠罩,被林木遮陽而且涼風吹拂的待遇,根本就是天堂,而且七里香散發的淡雅清香,讓人心曠神怡,兩旁的植物更成為我們這群好奇寶寶的十萬個為什麼。

像是一定要避開的咬人貓,導覽人員跟我們說,如果意外碰到它,患部發生紅腫發炎的症狀,趕快看週遭有沒有姑婆芋,可以用它減緩不適感,這種生態知識教學,比起課堂上看著課本,有趣又好玩多了!這樣天南地北的亂聊,導覽員連鈔票樹可以看果實分公母樹的冷知識,都分享給我們,他真的很專業又博學。

一路往上慢走的過程,舉目是相思樹林,導覽員說,相思樹的植物特性,耐風抗旱、易適應貧瘠地,擁有堅硬的樹幹,因此,早期生活在這的人,都會砍伐相思木,製成薪炭材,也被稱為相思炭,因為它能燃燒的時間較長,因此,它曾被視為品質極優的木炭材。

經過幾處蜿蜒,我們到達了一個平坦的小空地,從這地方能鳥瞰關山鎮,山水美景盡收眼底,也能看見分佈在不同區域的翠綠稻田,以及貫穿各鄉鎮的潺潺溪流,時不時有飛鳥在空中追逐嬉戲,只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,沒有藍天白雲,只有陰天烏雲相伴,但這遼闊的景觀,卻讓我們久久挪不開眼,陶醉忘返。

途中,我們路經一個休憩點,由林務局建造的涼亭,正當我們踏上臺階,原本浪漫的迷濛細雨,瞬間變成滂沱大雨,導覽員剛好為我們介紹,在涼亭旁有個未完工的炭窯,當初之所以建立這窯,是要讓大家了解,早期人們是如何以窯製炭,維持生活家計,也成為維繫傳統文化與現代知識的橋樑,可惜最後因為環境因素,未能建置完成,如實重現,不過在人員的解說下,我們依然能夠知道以前人們。是怎麼運用智慧,改善生活與經濟。

在涼亭閒聊,等雨停時,我們巧遇了一群剛從紅石林道下山,準備打道回府的伯伯、嬸嬸們,他們熱情地停下腳步,跟我們大力推薦紅石林道和步道環境清幽,值得多來走走,散心也鍛鍊身體。其中,一位理事長還分享他沿路捕獲的野生蝸牛,滿滿一袋,更邀請我們一起參與品嚐「慢慢爬原味湯(蝸牛湯)」,但我們888公尺步道才剛走到一半,怎能在此時輕言放棄,於是我們只好禮貌地,謝絕了他們的好意,並跟他們告別後,著裝雨衣、撐雨傘,開始我們後半段的路程。

可能我們真的沒有當文青的潛質,電視、電影中,主角們在雨天撐傘漫步,那種氣質和浪漫,在我們身上完全看不到半點,尤其導覽員輕鬆寫意的走在前頭帶路,健步如飛,而我們頻頻低頭,物色尚未被雨水淋溼的下腳處,真的是遜多了。但悶頭慢走,絕對不是我們的風格,因此一路上,我們又請導覽然員帶我們認識了幾個樹種和植株,最後還發現九芎樹,別名猴不爬,摸它的樹幹,它的枝幹居然會動,大自然真的很奇妙。

待我們準備離開九芎樹,它旁邊就是高壓電塔,我們知道,步道的旅程即將告一段落,我們將邁進紅石林道,在開始林道的行程前,我們站在交接處,遠望被雲層和雨水微覆蓋的鄉鎮美景,無奈輕嘆,這場雨來的太不是時候,若隱若現的稻田、廣袤山河,只能相約下次再見,希望下回來,能欣賞到青山綠水、千峰百嶂。

步道資訊:
一、從往紅石部落聯外道路與環鎮自行車道交叉口處,步道口有一商店,在紅石步道圖示牌右側就是步道口(下方可停放車輛),但是一般遊客看到這種蠻荒的步道一定不敢走的,循步道緩慢上升,於高壓電鐵塔接紅石林道1.3k,順林道走,於紅石步道3.2K再右上步道,在於紅石林道4.3K處右上(滿陡的)即本步道最高點的觀景臺,循另端下可接紅石林道4.6K,再順林道回登山口,或由紅石部落回。
二、可由紅石部落的紅石林道0k上來,於石林道1.3k接環鎮自行車道交叉口處上來的步道。

【紅石林道】

昔日的紅石林道是條伐木的森林之道,如今轉變整座以造林為主的山區。

紅石林道總長約為30公里,林道路況良好,林務局在10公里處設有管制站,可供遊客停車,不過若有人想從頭挑戰,建議可將車停在紅石警察局旁,旁邊正好就是紅石林道的路口,跟著顯眼的指標前進,開始探索的旅程。

紅石步道與林道,交接處為1.3公里處,由於我們是從步道上山,因此,就從林道下山回部落。由於林道都是柏油路,走起來,格外輕鬆,導覽人員告訴我們,紅石林道林相豐富,連動物也多達70幾種,如果運氣好,還能看到藍腹鷴出現在草叢裡,而且曾經有人在傍晚時分,看見臺灣黑熊出來覓食,由此可知,林道的生態保存極佳。導覽員還分享,他說山羌的叫聲很有趣,如果牠被陷阱纏住或是警戒狀態,牠會發出類似幹的聲音,如果是比較高的音調,可能就是牠在呼喚同伴。但此時天空仍不停歇的下雨,即使我們睜大眼睛,往路邊瞧,都沒有疑似動物出沒的蹤跡。

林道的林木、植被多元,以竹來說,12公里後能欣賞孟宗竹,高聳入雲的竹子,挺拔在兩側,走訪其中,有種穿越古時空的美感。13公里後有豐富的杉樹林,景色秀麗,也是難得一見的絕佳風景。

下山行進中,看見道路旁有滿滿的桂竹,導覽人員說,以前關山鎮竹業興盛,有不少人就是走林道上山,砍伐竹子,再綁成一綑,運回家,做二次加工,才接著進行銷售,甚至外銷日本。當時有多少人因為家計,一天辛苦來回多趟,就是為了保證竹子的量和品質都達標準,那種辛勞,我們難以體會,但透過講解,我們體認到,看似平凡的竹製品,原來背後是由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成,也讓我們對孕育出各種生態的大自然,升起崇高敬意。

回程路上,大夥在雨中慢走,偶爾遇到可鳥瞰的絕佳位置,我們也會短暫停留,希望雲霧能稍稍散開,讓我們欣賞一流的美景,大概這回運氣真的不佳,一直沒機會看到,直到抵達林道出入口。這次深入山林間,耳邊是蟬鳴鳥叫、眼見是翡翠林木,隨著不同高度,都是不同風景,尤其路程走走停停,雖然有心跳加速、大汗淋漓的狀況,卻讓我們覺得格外暢快,難怪有這麼多人喜歡走入山岳,親近大自然。

交通資訊:
一、臺9線332.5K處轉進大同路,往紅石部落聯外道路,步道口在紅石部落與環鎮自行車道交叉口處,步道口有一商店可詢問,步道口可停小車5輛;另一入口在紅石部落的紅石林道起點,入口處是廢棄的檢查哨。
二、往紅石部落聯外道路與環鎮自行車道交叉口處,步道口有一商店,這裡就是紅石步道入口,不清楚可問這家商店。

【面山學校】

原是海端鄉崁頂國小紅石分校,但因少子化的影響面臨裁撤,為了活化閒置校舍,臺東縣政府與在地單位合作,將它轉型為全國首座「面山學校」,做為登山教育的培訓中心,也讓學生體驗,書中文字無法道盡的山林文化。

藉由面山學校的課程規劃,可以帶領各年齡層的學生,親身接觸山野,透過與自然零距離的教育活動,學習在外生活的技能與基本知識;這學校不僅培養學童,也能推動登山教育,種子師資的培訓,透過實際演練,強化各校戶外教育教學專業知能,讓登山安全觀念向外擴散,不再是紙上談兵口頭宣導,也藉由親身探索,體驗自然,將環境永續、共存的觀念傳遞下去。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