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人故事
「重現竹造紙文化是我們的使命!」 紙寮窩造紙工坊。
恬靜的農村,一大片竹林帶來靜謐與放鬆,這裡是新竹芎林的「紙寮窩工坊」,依林而置,悠閒樂活,在這裡不僅有手抄紙、滾石輪的深度體驗與導覽,更能瞭解造紙技藝的過程與歷史,感受濃厚客家傳統風情。
有造紙多年歷史的紙寮窩,早期因盛產桂竹,當地建立起許多以竹製紙的工廠,促使金銀紙造紙業的蓬勃發展,進而成為新竹縣造紙重地,直到民國五十年代,機械化取代手工,讓輝煌一時的手造紙逐漸沒落,其文化與技藝也隨著時間漸被遺忘。
恬靜的農村,一大片竹林帶來靜謐與放鬆,這裡是新竹芎林的「紙寮窩工坊」,依林而置,悠閒樂活,在這裡不僅有手抄紙、滾石輪的深度體驗與導覽,更能瞭解造紙技藝的過程與歷史,感受濃厚客家傳統風情。
造紙步驟是以新生未長葉的桂竹為原料,經過:砍採、浸泡、輾料、壓紙、揭紙、晾乾等,每個作業都是經驗累積後的完美製程,而工坊現場的裝置展示,讓我們如臨造紙現場。
從一部公視紀錄片為發展點,紙寮窩的價值再度呈現在大家面前,當中原大學林教授看見造紙文化活化的可能性後,工坊便積極與文化部爭取協助,歷經三年的規劃培訓,第四年「紙寮窩工坊」就此誕生!
工坊負責人劉邦平先生說:以前做出來的紙大部分是加工成金紙銀紙,或是水菸斗的點火紙材,現在則是讓遊客做DIY 絹印、拓印,發揮個人創意,每個作品就像生活萬花筒,多采多姿各具特色。
工坊一直努力精進向前,不斷發想古紙新藝,創造更多的可能,讓傳統技藝除了融入日常,更能跨入文創領域。
造紙文化的傳承,是歷史更是生活,在現今快時尚的壓力下,我們何不慢下腳步,想想老祖宗留下的「生活樂體驗,古技永彌新」。
民國八十三年,公共電視臺到新竹縣芎林鄉,針對紙寮窩的造紙文化進行拍攝,這紀錄片被中原大學的林教授看見,認為這是值得活化、打造成為在地亮點的特色,因此,幼時十五歲就曾到造紙工廠裡當學徒的劉邦平先生,退休後就順應著父親的期望,結束在臺北經營多年的水電行,返鄉為找回將消逝的文化貢獻一己之力。
劉邦平先生用一年多的時間,找回早期造紙的一些設備與文史紀錄,在眾多人員的協助下,以協會的名義向當時的文化局申請計畫資源,初期開始培訓人員,並透過資訊蒐集與經驗,陸續將竹造紙的流程找回,並重新打造出每個環節需要運用到的設備,總共歷經三年的規劃培訓,直到第四年「紙寮窩工坊」就此誕生!
早期紙寮窩的造紙過程,步驟繁多,至少有八道工序。從砍採竹子開始,每年約三、四月,進行桂竹的嫩竹採集,並且現場要剖開、分段,才方便運回進行後續加工;接著浸漚竹材,將竹切成片狀,並以一層竹片一層白石灰,舖滿於水池內浸泡約四十天,軟化竹的纖維;浸漚完成後,接著獸力碾料,利用牛力拉動石輪來碾碎竹料;碾成纖維糊狀的竹料,由人力腳踩搓揉散開,再拌料抄紙,製作紙漿,以古法壓紙、手工揭紙,最後再戶外晾乾,一張竹紙才大功告成。
不斷求新求變的紙寮窩,更著力發展導覽與體驗的服務,從一開始的造紙歷史解說、手抄紙製作,到植物拓印、竹魚捕夢網等等,這些融入了文化、環境保護、認識生態等課題的DIY,不僅讓消費者擁有難忘回憶,更進而打造好口碑,行銷到各地,讓更多人看見紙寮窩的美。
為了將工坊與文化推廣出去,劉邦平先生與芎林數位機會中心(以下簡稱芎林DOC)合作,透過數位應用,紀錄與典藏這些珍貴文史,並經由社群經營吸引喜歡親子旅遊的消費者,也藉由直播,即時分享工坊發生的大小事,也因為數位帶來不同的視野,未來工坊可以結合雷雕、絹印,設計書籤、書套、燈罩,生活化的運用,融入巧思,讓紙寮窩的推動與發展,多了不一樣的可能。
紙寮窩造紙工坊一直努力精進向前,不斷發想古紙新藝,創造更多的可能,讓傳統技藝除了融入日常,更能跨入文創領域。造紙文化的傳承,是歷史更是生活,在現今快時尚的壓力下,我們何不慢下腳步,想想老祖宗留下的「生活樂體驗,古技永彌新」。